商品详情
【培养条件】
RPMI 1640(CellCook cat:CM2017,或同配方) 20%胎牛血清(CellCook cat:CM1002L,或更高级别)
【推荐培养试剂】
配套完全培养基(CellCook cat:CC1913G)
【传代比例】
1:3传代(培养面积比);维持细胞浓度在2*10^5-1*10^6cells/ml
【传代方式】
离心收集(1000rpm,5分钟)
【换液频率】
2~3天换液1次
【冻存液配方】
RPMI 1640+20%FBS+10%DMSO
【难度等级】
++
【培养要点】
需控制细胞密度
【特征特性】
KG1细胞系由H.P.Koeffler和D.W.Golde建立。骨髓抽自一个59岁的患有红白血病而后又发展成急性骨髓原性白血病的男性白人。KG1细胞在形态上类似急性髓原白血病,表现为明显的多形化,骨髓母细胞和骨髓细胞占优势。少量细胞是成熟的粒细胞,也有微量的巨噬细胞和嗜曙红细胞。培养35代后表现出与母细胞系不同的形态特征。亚型KG-1a由未分化的早幼粒细胞组成。相比KG-1细胞,KG-1a在软琼脂培养中对集落刺激因子没反应,也不表达LA样抗原。同时对佛波酯诱导的巨噬细胞分化有抵抗作用,佛波酯也不会引起细胞增殖。
药筛: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方式将携带荧光的基因片段整合进细胞基因组,使细胞表达荧光蛋白,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进行观察,标记后的细胞非常容易进行追踪检测。由于是用慢病毒转染的方式,导致细胞荧光表达量的不确定性,为增强细胞荧光表达量可进行抗性筛选。正常培养过程中定期(一个月2-3次或频率自定)用终浓度4ug/mL的嘌呤霉素追加筛选,冻存后复苏也建议可以追加筛选一次,不需要培养过程中每天都加药。